使用BOD五日生化測定儀時,樣品稀釋是保障檢測有效性的關鍵操作,以下四類情況必須進行稀釋處理,以確保培養后溶解氧消耗處于 40%-70% 的理想區間,避免檢測結果失真或失敗。 
一、高濃度有機物水樣需優先稀釋 當水樣來自高污染源頭(如食品加工廢水、釀酒廢水),或目視觀察有明顯有機物腐敗特征(如渾濁度高、散發酸臭味),這類水樣 BOD 值通常超過 600mg/L,若直接檢測,培養過程中溶解氧會被快速耗盡(2-3 天內降至 0mg/L),無法完成五日生化反應,導致結果偏低(僅反映部分有機物降解)。例如含大量蛋白質的屠宰廢水,原水樣 BOD 可達 3000-5000mg/L,需稀釋 10-100 倍后,使稀釋后水樣 BOD 控制在 200-400mg/L,才能保證五日期間溶解氧持續供應。此外,即使外觀清澈但含高可溶性有機物的水樣(如醬油廢水),也需通過稀釋降低有機物負荷 —— 這類水樣若直接檢測,會因微生物快速繁殖消耗氧氣,導致后期溶解氧不足,檢測值僅為實際值的 60%-70%。 二、預實驗顯示溶解氧消耗超限時必須稀釋 按標準方法進行 24 小時預實驗后,若原水樣溶解氧消耗率>70%(即 24 小時內消耗的溶解氧占初始值的 70% 以上),說明水樣中可降解有機物含量已超過當前溶解氧的承載能力。例如初始溶解氧為 9mg/L,24 小時后降至 2mg/L,消耗率約 78%,此類水樣需立即稀釋 —— 通過 1:10 稀釋后,有機物濃度降至 1/10,溶解氧消耗速率減緩,可滿足五日培養需求。若梯度預實驗中(1:10、1:100 等稀釋比例),低倍數稀釋組(如 1:10)消耗率仍>70%,需繼續提高稀釋倍數(如 1:100),直至某一稀釋組消耗率落入 40%-70% 區間。 三、超過儀器檢測量程的水樣需強制稀釋 BOD 測定儀的量程存在上限(常見 0-600mg/L、0-1000mg/L),若通過 COD 值推算或同類水樣經驗判斷,水樣 BOD 值超過儀器最大量程,必須稀釋至量程范圍內。例如儀器量程為 0-600mg/L 時,COD=2000mg/L 的工業廢水(按 BOD=COD×0.5 估算,BOD 約 1000mg/L),需稀釋 2 倍(1:2)使預計值降至 500mg/L;若 COD=5000mg/L,需稀釋 10 倍(1:10)使預計值控制在 250mg/L 左右。稀釋時需嚴格按比例操作,避免因稀釋不足導致檢測值 “爆表”(顯示為量程最大值),或稀釋過度增加誤差。 四、溶解氧消耗異常的水樣需針對性稀釋 部分水樣雖初始濃度判斷不明確,但預實驗顯示溶解氧消耗存在異常:若培養 5 天后原水樣溶解氧<1mg/L(處于厭氧狀態),說明有機物過多導致缺氧,微生物代謝受抑制,檢測結果無法反映真實 BOD 值;若平行樣測定時,原水樣偏差>20%(因局部缺氧導致降解不均),需通過稀釋改善反應條件。此外,含抑制性物質的高濃度水樣(如含少量重金屬的工業廢水),稀釋可降低抑制物質濃度 —— 例如某化工廢水原水樣中重金屬濃度較高,抑制微生物活性,稀釋 10 倍后抑制作用減弱,微生物才能正常降解有機物,使檢測結果更準確。 稀釋操作需遵循對應規范:采用移液管精準量取,避免用量筒導致的體積誤差;稀釋水需提前曝氣(溶解氧≥8mg/L)并加入營養鹽,保證微生物代謝需求;稀釋后輕輕搖勻(避免氣泡產生),靜置 10 分鐘再測定初始溶解氧。若稀釋后仍出現溶解氧消耗過快(如 1:100 稀釋組 3 天內溶解氧<2mg/L),需進一步提高稀釋倍數,直至滿足五日培養要求。通過針對性稀釋,可使各類高濃度或異常水樣的 BOD 檢測成功率提升至 90% 以上,為水質評估提供可靠數據。
|